新闻动态
“十五五”电网规划安全稳定分析关键问题
“十五五”时期是中国实现碳达峰标志性目标的关键阶段,新能源发电的发展超预期,电网规划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了“十五五”时期电网新能源高占比出力成为常态、输配电网动态过程耦合、系统规模增长对稳定性提升作用弱化的技术特点。对应其特点,在“十五五”电网规划的安全稳定分析中,要开展安全稳定分析典型方式筛选、考虑分布式电源的负荷建模、电力电子化电源的承载能力、短路电流综合治理等研究工作。在新技术应用方面,要针对不同场景,开展构网型技术应用、输电技术路线选择等研究工作。
电力负荷方面,“十四五”以来,中国电力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和最大负荷分别达9850 TW·h和1.53 TW,“十四五”前四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和最大负荷年均增速分别为6.7%和6.3%。预计到203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和最大负荷将分别达到13300 TW·h和2.13 TW,“十五五”年均增速分别为5.3%和5.6%。
电源装机方面,在能源转型目标的驱动下,“十四五”期间,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迅猛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0 GW,其中风光装机达到1410 GW,占比42.1%;煤电装机1190 GW,占比从2020年的49.0%下降至35.7%。“十五五”时期是“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窗口期,预计到2030年,除新型储能外,全国电源装机总量达到5370 GW,其中风光装机超过2800 GW,占比超过52%,煤电装机将进一步下降至28.5%。
跨省跨区输电通道方面,“十四五”以来,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全面提速,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建成“22交20直”特高压工程,形成以超、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区域间交直流混联的大电网格局,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幅增加,跨区跨省输电能力超过300 GW。预计到2030年,全网在运在建特高压直流超过40回,直流送端逐步向高海拔、无人区等气象恶劣地区延伸,支撑“沙戈荒”、西藏水电等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外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