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江苏发布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支持利用“源网荷储”等新型电力系统模式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到2027年,全省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水平显著提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加深,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8万亿元,形成一批适应数字化发展的改革创新举措,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引领力的数字经济企业,做强一批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枢纽节点建设。统筹建设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等算力中心,打造“布局合理、结构多元、云边协同”的算力综合供给体系。推动全省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达80万架,智算规模超25EFLOPS。建设全省一体化算力调度平台,探索省级算力支持政策。加强数据中心智慧能源管理,开展数据中心用能监测分析与负荷预测。推进算力与绿色电力融合,支持利用“源网荷储”等新型电力系统模式。优化新建数据中心审批标准。
到2027年,全省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水平显著提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加深,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8万亿元,形成一批适应数字化发展的改革创新举措,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引领力的数字经济企业,做强一批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繁荣数据要素市场。积极参与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出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统筹全省数据交易场所建设。开展公共数据攻坚三年行动,发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资源和产品两张清单,探索企业和个人数据授权机制,推动数据多元化供给。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开展交通水利、城乡建设、自然资源、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数据创新应用试点。打造国家数据主管部门重点联系示范场景。支持传统行业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设立数据企业,重点培育一批从事数据采集汇聚、技术研发、创新应用的数据企业。鼓励有条件地区面向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数据服务。推动制定数据领域法规和标准。
(二)强化数据安全治理。建立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落实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强化数据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能力建设。明晰数据流通安全规则,加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安全管理。完善个人信息权益保障机制,健全投诉举报渠道,防范数据滥用风险。组织开展网络和数据安全监督检查、督促整改和执法查处,依法打击涉数据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深化数据安全技术应用,完善产品和服务体系,促进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产业发展。探索便利化的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机制,制定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强化跨境数据专线安全管理和数据异常跨境监测。
(三)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和省前沿技术研发计划,聚焦人工智能、6G技术、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每年部署40项左右数字技术研发项目。支持各类创新主体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推动确定性网络、量子科技、区块链、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研发。支持人工智能赋能科技研发,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省级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和知识产权布局,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数字技术快速转化。
(四)打造数字技术创新平台。支持紫金山实验室构建智能网络大模型。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一批省重点实验室。全力支持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加快建设。发挥南京智能计算中心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作用,提升智能算力供给水平。鼓励组建数字经济创新联合体、产业中试平台、成果转化平台等创新平台。
(五)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制定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数字金融”等融合发展新业态。加快培育和引进基础大模型企业,支持与龙头企业联合开展行业大模型创新及技术研究,共建行业大模型。面向制造、教育、建筑、交通、文旅、医疗、金融、政务等重点领域,建设30个以上行业高质量数据集、60个以上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促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支持有条件地区建设数据标注基地,全链条发展数据标注产业。
(六)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新一轮深化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工业互联网与“1650”重点产业链紧密协同,每年推动1万余家企业开展基础级智能工厂建设、2000余家企业开展先进级智能工厂建设、1000余家企业开展卓越级智能工厂建设,加快构建智能工厂梯度建设体系。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力争创新型中小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30%以上。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发展数字消费新业态,分领域探索建设服务质量用户评价分享平台。拓展数字人民币使用场景,加快数字金融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构建全省统一共享的农业农村工作数字底图,建设一批智慧农(牧、渔)场。
发挥省数字经济发展部门统筹协调机制作用,按年度清单化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完善数字经济统计监测、综合评价体系,优化数字经济运行监测方法。探索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发布年度数字经济白皮书。建立多部门监管协作机制,强化数字经济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则认定和监管力度。深化长三角数据专题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网络、算力、数据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办好“数据要素×”大赛等数字经济重大活动,征集推广典型案例,加大对工作突出的地区、部门、企业等宣传力度。